临沂经济网 >> 三农 >> 浏览文章三农频道

郯城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“钱”景广阔

2020-4-30 16:12:23 来源:临沂经济网 临沂经济网

      郯城县广大农民紧紧抓住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,或编织草绳、草苫、草袋、草鞋、草帽等,既改善了环境,又扩宽了增收之路,在农作物秸秆里做出了致富大文章。马头镇有7个村的近3000个农户搞起了秸秆编织项目,他们把小麦秸秆加工成半成品,收购户再把半成品加工成成品销售出去。该镇每年可编织200多万套秸秆制品,仅宠物窝一项就有蒙古包、桥洞、小房子等十几个品种,产品除了卖到国内的大中城市以外,有近80%出口到国外。杨集镇、泉源乡、庙山镇等乡镇60多床垫加工大户抓住广大消费者崇尚绿色、环保、健康生活理念的特点,加工制作小麦秸秆床垫,既消化了当地丰富的麦秸资源,带动了农民增收,也实现了加工增值。“真没想到,以前当作柴禾烧的废物,如今通过开发利用也身价倍增起来,成了俺们的宝贝疙瘩,让俺们尝到了甜头。”谈及秸秆转化增值的事,杨集镇床垫制作大户刘老板喜上眉梢,“别看秸秆不起眼,利用起来一样值大钱,创效益,俺一年光销售麦秸床垫就达3000多床,创收10多万元”。 水稻收割之后,杨集镇刘湾、房下、房路等村的干部群众购置了30余台稻草编织机械,办起了稻草加工点,利用稻草编织草苫子,销往寿光、苍山等地,一个月下来就可创收2万多元。

      在郯城县,农作物秸秆之所以变废为宝,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有利因素:一是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。过去,由于经济收入状况等方面的因素,麦草、麦秸、棉秆和部分玉米果穗穗轴大多被农户用于生火做饭及冬季烧炕取暖,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,用煤用电比例上升,秸秆做燃料的比例大大下降,在农村呈现了丰富的秸秆资源。

      二是投入少、成本低,回报多、效益高。一般一亩稻田可产500公斤稻草,顶多值200—300元,如果加工成稻草苫、草袋、草绳等草制品,可增值1500元左右,而当地农作物资源十分丰富,加工业户可就地取材,解决了因原材料购置、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投入。

      三是秸秆制品绿色、环保,倍受青睐,产品供不应求。随着低碳、绿色、健康生活理念的逐步深入,稻草、麦草编织品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(李景水)

【责任编辑:育博】

上一篇:梅家埠8000亩大棚甜瓜喜获丰收,网上直播销售成热点
下一篇:郯城:农民“飞防”在“掌中”